中医附一银屑病 银屑病中西医特色治疗
银屑病中医辩证
1、中医对银屑病的分类并非统一,理论上有多种可能性,最少可划分为2种,最多可达9种。其中,最常见的证型有血瘀、血热和血虚。血瘀型的皮损特征显著,表现为皮肤肥厚且浸润,颜色深红,且长久不消退。舌质呈现出紫暗色,甚至可见瘀斑或瘀点,脉象可能细缓。血热型的皮损特征鲜明,红斑频繁出现,且数量增多。
2、银屑病中医认为它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素体阴血的亏损,血热内蕴、化燥生风、肌肤失养而成的,它的辨证分型主要分为五大类,有血热内蕴证,主要是和进行期的银屑病表现类似。还有血虚风燥证,和静止期的银屑病表现类似。然后还有气血瘀滞证。还有湿毒蕴阻证,类似于脓疱型的银屑病。
3、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包括血热内蕴型、血虚风燥型和血脉瘀滞型。
中医银屑病的治疗方法
1、对于银屑病的中医的外治疗法,首先可以采用针灸的疗法,一般可以取穴,比如大椎穴、肺腧穴、曲池穴、合谷穴、三阴交等,也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症状表现,来采取穴位的加减。还可以采取耳针疗法,或者耳穴的压豆疗法,它主要是采用神门、内分泌、心、大肠等,或者辨证的取穴。
2、在早期以血热为主,治疗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凉血,多以犀角地黄汤、凉血消风散为主;在中期静止期主要以养血疏风润燥为主,可以用凉血消风散、当归饮子治疗;到晚期消退期,主要用养血润燥的方法活血养血,比如桃红四物汤、八珍汤等。
3、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中医治疗时,根据皮损的形态、颜色、范围及脉象、舌象进行辨证。如辨证为血热证,可通过清热凉血的药物进行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如犀角地黄汤;如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表现为皮损颜色稍浅,鳞屑较多,脉弱,舌苔淡白,一般辨证为血虚风燥,可通过养血药物进行治疗,如当归饮子。
4、在银屑病的治疗当中,中医中药往往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但中医中药一般是要配合西药辅助进行治疗的,并不建议患者单纯应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外涂的时候,也可以应用中药进行口服或者外洗。临床上有一些很不错的中药外洗方剂,是可以缓解银屑病患者外在皮肤损害表现的。
5、中医治疗银屑病:对于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应清热、凉血、活血。血燥型应养血、滋阴、润肤。血瘀型应活血、化瘀、行气。对于红皮病型银屑病,治宜清营解毒、凉血护阴。脓疱型银屑病治宜清热凉血、解毒祛湿。关节病型银屑病,治宜散风祛湿、解毒通络。
银屑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对于银屑病的中医的外治疗法,首先可以采用针灸的疗法,一般可以取穴,比如大椎穴、肺腧穴、曲池穴、合谷穴、三阴交等,也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症状表现,来采取穴位的加减。还可以采取耳针疗法,或者耳穴的压豆疗法,它主要是采用神门、内分泌、心、大肠等,或者辨证的取穴。
在早期以血热为主,治疗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凉血,多以犀角地黄汤、凉血消风散为主;在中期静止期主要以养血疏风润燥为主,可以用凉血消风散、当归饮子治疗;到晚期消退期,主要用养血润燥的方法活血养血,比如桃红四物汤、八珍汤等。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中医治疗时,根据皮损的形态、颜色、范围及脉象、舌象进行辨证。如辨证为血热证,可通过清热凉血的药物进行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如犀角地黄汤;如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表现为皮损颜色稍浅,鳞屑较多,脉弱,舌苔淡白,一般辨证为血虚风燥,可通过养血药物进行治疗,如当归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