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癣中医原理
什么叫牛皮癣
牛皮癣是老百姓的俗称,确切的学名叫银屑病,这是皮肤科比较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红色斑块,表面有银白色的鳞屑,部分患者可能会有程度不一的瘙痒感。本病目前发病原因不是特别清楚,但基本上考虑是由多种原因导致和自身免疫相关的多因素疾病。
在中医方面,牛皮癣指的是神经性皮炎,就是在颈部、胳膊肘和腰骶部等摩擦部位出现粗糙、肥厚的疾病,同时伴有剧烈瘙痒,反复搔抓以后皮肤增厚,状如牛皮,所以叫牛皮癣。但是西医的牛皮癣指的是比较常见的红斑、鳞屑类疾病,叫银屑病。
牛皮癣是一个俗称,实际上学术上的名称叫做银屑病,它是由环境因素刺激,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多因基因遗传控制和免疫介导的一种慢性的鳞屑性的皮肤病。其主要表现是多层的银白色磷屑在红斑或斑块之上,可能局限在一处皮肤,也可能呈现全身广泛分布的状态。
牛皮癣是一种俗称,医学上称为银屑病,中医称为白疕。牛皮癣不传染,但是和人体的遗传、免疫、炎症相关,主要特点是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根治。但牛皮癣呈现年龄趋势,一个是在青少年时期是高峰期,容易初次出现牛皮癣。
“牛皮癣”之称有两层含义,即中医称的“牛皮癣”相当于西医皮肤科的“神经性皮炎”,而老百姓俗称的“牛皮癣”即西医中的“银屑病”,而西医中的“银屑病”在中医叫“白H”。
治疗血瘀湿热型牛皮癣的中医方法
1、每种类型的牛皮癣治疗的方法都不大相同,如果发现血瘀型牛皮癣千万不要盲目的进行治疗,只有到专业的正规牛皮癣治疗医院才能安全治疗血瘀型牛皮癣。
2、湿疮病是湿疹的中医的病名,在治疗上分为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案,中医的治疗方案包括口服以及外用的方式,口服药需要根据中医的辨证分型,如果是湿热型的湿疮,应该应用龙胆泻肝汤来加减治疗。如果是脾虚湿盛型的湿疮,需要应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如果是气滞血瘀型湿疮,需要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3、治疗时,中医师会根据不同类型,选择用凉血活血汤、养血解毒汤、热毒清营汤等中药方剂。罗光浦主张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配制外用中药使用,还可结合放血、走罐和封包等中医治疗法,病情轻时可不必口服药,病情重时中医药结合使用,同时利用中药降低口服西药的毒副作用。
4、大家都知道中医治病都是从根本上来治疗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采用中医的治疗方法,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吧:中医对银屑病早有记载,认为多属于“白疙”。
5、中药治疗硬皮病的方法:病症:寒凝血瘀型 治疗原则:温阳散寒,活血通络。药方:方用阳和汤和桃红四物汤加减。关节疼痛者加羌活、独活、威灵仙等。雷诺现象明显者加鸡血藤、莪术、片姜黄等。病症:湿热瘀阻型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化瘀通络。药方:宣痹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减。
6、通常将银屑病分为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进行治疗,可采用中药汤药、中药汽疗、药浴等方法。
中医是怎么看待牛皮癣的?
中医学对于疾病的认识与西医学的认识方法并不完全一致,中医学对牛皮癣的病因病机的探讨,是根据阴阳五行、辨证论治的理论。牛皮癣(银屑病)中医又称为“松皮病”“白疕风”“蛇风”等。《诸病源候论·干癣候》曰:“干癣,但有匡郭,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
中医视角下的牛皮癣,有四种类型:血热型,皮疹鲜红,刮去鳞屑可见出血;血虚风燥型,初期鲜红,后期淡红,皮肤干燥;淤滞肌肤型,红斑暗红,皮肤硬实;热邪内热型,皮肤红肿,鳞屑薄。
中医认为,牛皮癣多由风邪外侵,伏于营血,血热毒盛,或因情志内伤,气血郁滞,郁而化热,风热相搏,发于皮肤而成红斑鳞屑。或因饮食失节,脾胃失和,受风热毒邪而发病。病程迁延日久,耗阴伤血,导致阴虚血燥,肌肤失养,血燥生风而起层层白屑。气血郁滞,渐至皮肤。
银屑病(牛皮癣)的病因分析及中医如何辨证论治
1、血热风燥证 【临床表现】皮损鲜红,皮疹不断出现,红斑增多,刮去鳞屑可见发亮薄膜,点状出血,有同形反应,伴瘙痒,心烦,口渴,大便干,尿黄,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滑或数。凉血地黄汤加减。生地黄、当归、地榆、槐花、黄连、天花粉、陈皮、赤芍、防风、黄芩、荆芥、甘草。
2、牛皮癣为银屑病,银屑病中医辨证论治要根据临床表现以及疾病分期,进行不同辨证论治。银屑病在临床上常见分期为进行期、静止期和恢复期。
3、血热证 主症:皮疹多呈点滴状,新疹不断增多,原皮疹扩大,颜色鲜红,层层鳞屑较多,瘙痒剧烈,刮去鳞屑可见点状出血明显。次症:皮疹为新发或复发不久,口渴喜饮,咽红疼痛,或心烦易怒,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薄黄或微腻,脉滑数或弦滑。
4、血热型:皮损为点滴状、斑块状,皮损鲜红,不断出现新发皮损,也称进行期银屑病,常用凉血五根汤;血瘀型:皮损为斑块状,常用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辨证施治;血燥型:皮损相对干燥,常用当归饮子。
古方癣清散中医辩证
冲任失调:冲任隶属于肝肾,冲任失调可能导致肝肾阴阳失衡,表现为阴虚内热或阳虚外寒的症状。针对上述病理病机,中药癣清散通过外治之法清除致病外邪,改善血热、血燥、血瘀等机体气血变化,同时补益肝肾,调理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从根本上抑制牛皮癣的反复发作。
癣清散这一古方,由百部、苦参、大戟、蛇床子、雄黄、狼毒等多味名贵中药材组成,其配方完全针对牛皮癣的病机病理,合理组方,精细配伍,遵循传统中医“内病外治”的原则,治疗牛皮癣顽疾。临床验证显示,其疗效显著,帮助众多患者逐步恢复健康,因此广受患者和医家推崇。中药癣清散成为治疗牛皮癣的首选。
“内病外治”法,古已有之,源自《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医典,强调中药制剂通过皮肤渗透,直达内脏病灶,实现治疗。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推动了经方学派的发展,后世医者多从经方入手治病,而“药敷、药熨、药浴、药膏”等外治法,则在处理大病时显得相对乏力。
中医认为,年迈者脏腑功能衰弱,导致气血精津亏虚,而皮肤失去肾精的滋养,就会失去原有的弹性,出现干燥、瘙痒症状。天仙藤、钩藤、首乌藤、鸡血藤等藤类药物,具有行气活血的作用,可与天门冬、一口盅、古方癣清散等药物搭配,熬制汤药服用可缓解皮肤干燥瘙痒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