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与银屑病有关系吗 乙肝与银屑病有关系吗能治好吗
和女朋友同居染上乙肝和牛皮癣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以及性传播。因此,与乙肝患者进行性接触,确实存在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如果与乙肝患者同居,为了降低感染风险,建议尽早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疫苗能够使体内产生抗体,从而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是乙肝的传染源;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污染的血液传播,大约一亿分之一毫升的血液就可以感染。因此输注受感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污染的注射器、针头、牙刷、剃须刀均可染上乙肝;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生产、哺乳过程中传染婴儿也是一种常见的传播途径,被称为垂直传播。
你是乙肝小三阳,说明具有传染性,而乙肝可经性传播,你的女朋友具有被感染的风险。但是,并不是说她一定被感染。首先,要看你女朋友体内有没有保护性抗体(乙肝表面抗体),如果她之前体内有抗体了,有了清除乙肝病毒的能力,说明就不会被感染了。
这位朋友,你好。你们同居前,他打了乙肝疫苗,如果产生了乙肝抗体,那么是不会被你传染的。如果没有产生抗体或有了抗体后又丢失了,那也可能被你感染的。引起转氨酶偏高的原因有许多,一是肝胆疾病,二是休息不好,喝酒,过度劳累,发热或感冒等;三是心肌炎等疾病。建议排除一下。
为什么有的人得了乙肝反而会歧视自己?
他们认为因卖血而感染的人贪婪,因输血而感染的人愚昧,而同性恋中的感染者是因爱牺牲,因静脉注射吸毒感染的人最恶劣、可耻。这就是是患者中,可怕的“区隔”。
乙肝歧视的存在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大家对乙肝认识的不足,只知道乙肝传染,却不明白具体哪些行为会传染,其实,了解了之后你会发现你也可以和乙肝患者正常交往。通过上面这个故事,觉得还是有必要再和大家强调一下乙肝的传播途径。
患有乙肝患受到以下歧视: 就业歧视:一些雇主对乙肝患者持有偏见,认为他们不能胜任某些工作。事实上,乙肝病毒并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染给他人,因此乙肝患者是可以胜任许多工作的。 社会歧视:一些人对乙肝患者持有偏见,认为他们是传染源,甚至是道德有问题。
乙 肝疾病通常是因为乙 肝 病 毒导致的,它传播的媒介是通过血 液,以及沾染了血 液的其他的体液,比如说唾液,比如说你唾液里边含有血的话,也可能含有乙 肝的病毒。它是通过血 液传播的,这样就跟血有关的一些传播的途径。比如说像输 血、性 行为、母婴 传 染。
银屑病性关节炎,生物制剂该怎么用
1、病情稳定后维持一段时间,可以停用生物制剂,但还是要使用口服药控制病情。定期复查,监测病情进展。
2、特诺雅是强生公司推出的IL-23靶向生物制剂,用于银屑病治疗。单价28000元,规格为100mg/支,用药方式为皮下注射,初始剂量为第0周、4周及之后每8周一次,一次1支。享受医保报销政策,相当于14000元一支,月消费7000元。
3、目前国内上市的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主要包括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通常通过注射用药,注入体内后,可靶向性的清除体内导致银屑病发生的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白介素-1白介素-23等,去除相应炎症介质后,可使发病过程中的T淋巴细胞得到抑制,使皮肤病变逐渐缓解。
4、生物制剂 可善挺(司库奇尤单抗):靶点为IL-17A,适应症包括儿童及成人的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与银屑病关节炎。2019年在中国上市,2021年纳入医保。价格如下:511元/0.5ml:75mg/支,870元/1ml:150mg/支,1479元/2ml:300mg/支。成人患者推荐剂量为每4周给药一次,儿童则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5、寻常型:分轻度和重度,轻度以外用药为主,如卡泊三醇和他卡西醇,重度以口服药为主,如消银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红皮病型:药物首选阿维A胶囊,随早餐服用,一天一次,可配外用药,如凡士林;脓疱型:治疗同红皮病型;关节型:选用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白介素-17等。
6、银屑病性关节炎治疗有几种方法,第一使用解热镇痛药来缓解疼痛,比如乐松,还可以使用氨甲蝶呤(MTX)来治疗。银屑病关节炎除了累及手指的远端指关节以外,可以累及脊柱、骶髂关节。
乙肝抗病毒药的危害
可以出现精神异常,可表现为抑郁、妄想、重度焦虑等精神病症状。也可以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银屑病、白斑、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也可以出现肾脏损害、心血管并发症、视网膜病变等。一旦出现这些不良事件,要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停用抗病毒药物后,病毒复制可能迅速反弹,导致ALT水平升高,甚至出现严重的肝病,恶化疾病状况。这种情况被称作停药后反弹或反跳。因此,患者在考虑停药前需与医生充分讨论,避免因擅自停药导致的潜在风险。
常见发烧、乏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干扰素还可以造成骨髓一过性抑制,引起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其它较少见副作用为抑郁、精神障碍、间质性肺炎、肾病等。口服核苷酸药物副作用相对较小,常见副作用为肾脏副作用,可以引起低磷、低钙血症,导致骨质破坏,所以口服核苷类药物的患者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近期,一项针对万众的调研结果揭示了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后果,引人深思。在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治疗过程中,有63%的患者选择自行停药。其中,57%的患者在停药后病情出现了加重的情况。这无疑对乙肝抗病毒药物治疗提出了警示。专家指出,乙肝抗病毒药物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通常需要持续2年左右。
替诺福韦:有少量患者会出现肾功能、对钙、磷代谢的影响,但是这些发生率较低;丙酚替诺福韦是最新的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是较安全的,目前不存在耐药问题,而且对于钙、磷代谢和肾功能的影响要比富马酸替诺福韦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