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银屑病常见的症状 中医外科银屑病
银屑病中医的病名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基本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中医又称为白疕、松皮癣、干癣。民间俗称的“牛皮癣”:在民间,银屑病常被俗称为牛皮癣,但这并不准确反映其医学定义。从中医学角度讲,牛皮癣又称为“摄领疮”,相当于西医学的神经性皮炎。
中医中白庀的读音:bái pǐ。白疕,中医皮肤病名。相当于西医的银屑病,其特点是:在红斑上有松散的银白色鳞屑,抓之有薄膜及露水珠样出血点。中医古称之为“白疕”,古医籍亦有称之为松皮癣。西医称为银屑病,俗称牛皮癣。
中医命名:中医将这种皮肤病称之为白疕或松皮癣。白疕之名反映了其难治和易复发的特点;而松皮癣则是形容部分银屑病皮损肥厚,状如苍松之皮。发病范围:银屑病男女老幼皆可发病,不具有特定的发病年龄或性别偏好。季节性变化:多数银屑病患者的病情在冬季加重,夏季减轻。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皮肤病。其命名源于中医上一种古老的说法,称其“牛皮”,原因在于皮损反复发作且难以根治,类似牛皮的韧性;或因皮疹反复发作及治疗后,变得肥厚、暗红,相互融合成斑块,表面呈皮革状,鳞屑较少。西医将其正式命名为银屑病,因皮损上覆盖有银白色的鳞屑而得名。
而银屑病是以片状红斑,层层鳞屑,脱屑如松皮为特点,故中医学称之为“松皮癣”,且又有、干癣、蛇虱等病名。二者的病因病机亦有不同。中医的牛皮癣是由于风湿热邪阻滞肌肤,或衣领摩擦,气血阻滞所致。银屑病是由于营血亏损,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成。
银屑病,又名“白疕”、“松皮癣”,特征为红斑伴闪光银白色脱屑。病变区域出现点状出血现象,形如匕首所刺,故有此名。中医认为银屑病由风邪侵袭肌肤,加之血燥难于滋养外皮所致。此病难治,反复发作,特征是银色鳞屑,病症缠绵不愈。
脓包性银屑病的常见类型
泛发性的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可遍布在全身,而局限型的是分为掌趾脓疱型银屑病,及连续性肢端脓疱型银屑病。
脓疱型银屑病是一种少见类型,但较严重,治疗不易,占银屑病的0.69%,临床上分为泛发型、局限型和掌跖型三种,其中局限型的脓疱发生在寻常型银屑病斑块表面称混合型。(1)泛发型脓疱型银屑病。特点:发病急骤,全身症状重;皮损为红斑基础上密集的无菌性小脓疱,呈周期性发作,进行性加剧;预后差。
脓包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较少的一种类型,约占银屑病病的0.69%,临床上通常分为泛性脓包型银屑病和掌蹠型银屑病。泛发性脓包型银屑病,以四肢屈侧及皱襞处较多,也可累及全身,皮损初发为在急性炎症红斑的基础上,出现多数密集针头至粟粒大小无菌性表浅脓胞,附有少量菲薄鳞屑。
特殊型银屑病很少见,可有泛发的脓胞、关节损害及红皮症等。本病病程较长,经久不愈,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局部可用无刺激性软膏外搽,如10%硼酸软膏、10%尿素霜、5%白降汞、水杨酸软膏等。搽药前,先用热水肥皂将鳞屑洗去。全身治疗可用普鲁卡因静脉封或肌注维生素B12,内服维生素C叶酸等。
寻常型银屑病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占全部银屑病患者的97%以上;主要表现为境界很清楚的红斑、丘疹、斑块和银白色的鳞屑;皮肤损伤的大小和形态都不一样;可以发生在全身皮肤的任何部位和口腔、生殖器等粘膜,但是以头皮、躯干和四肢的伸侧比较多见。
脓疱型银屑病是银屑病的常见亚型,临床以红斑及无菌性脓疱为主要特征,分为局限型和泛发型两种类。临床症状:红斑基础上有密集的无菌性小脓疱,脓疱结痂后脱屑,自觉瘙痒或疼痛。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常伴有全身症状,高热常见。危害:皮疹影响美观,系统症状严重影响生活。
中医是怎么看待牛皮癣的?
1、中医理论认为,银屑病的发病多由外邪内侵、七情内伤、内外合邪所致,导致经脉气血失调,肌肤失于濡养,血燥而变生内风。因此,中医在治疗银屑病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治疗,通常将患者分为“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三个中医证候。
2、中医学认为,牛皮癣是一种状如牛领之皮,厚而且硬,好发于颈项的皮肤病。中医的牛皮癣又称为“摄领疮”、“顽癣”,相当于西医学的神经性皮炎。
3、在民间,银屑病常被俗称为牛皮癣,但这并不准确反映其医学定义。从中医学角度讲,牛皮癣又称为“摄领疮”,相当于西医学的神经性皮炎。真正的牛皮癣:牛皮癣与银屑病不同,它是由精神紧张、压力大、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搔抓等多种因素引起。皮损好发于四肢伸侧、颈后、尾骶部等容易摩擦的部位。